我市激活群眾舉報機制 讓環境違法行為無處遁形
“您舉報的某企業露天噴漆問題已查處,現獎勵800元。”近日,市生態環境局向一位市民發出《有獎舉報通知單》,既是對其提供關鍵線索、助力及時制止污染行為的感謝,也是我市生態環境違法舉報獎勵機制落地見效的生動寫照。
自2022年試行、2024年正式出臺《仙桃市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以來,群眾舉報已成為刺破環境監管盲區的“利劍”。截至目前,該機制已推動多起隱蔽違法行為快速查處,不僅提升了環境執法效率,更逐步構筑起“全民共治”的生態保護新格局。
違法必查,舉報即獎
“您舉報的某環保設備公司露天噴漆問題,已由仙桃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查處,并下達了處罰決定。根據《湖北省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和《仙桃市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的規定,決定給予獎勵800元……”這是市生態環境局于8月11日向舉報人發出的《有獎舉報通知單》。
今年4月30日,該舉報人反映市內某環保設備公司存在露天噴漆作業,產生的刺鼻氣味影響生活。執法人員現場核查發現,該公司噴漆車間為半敞開式結構,未配套污染防治設施,有機廢氣直接外排,違反《大氣污染防治法》相關規定。市生態環境局迅速固定證據,于5月12日立案,7月15日依法對企業作出罰款2萬元的行政處罰。
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9月,該局與市財政局聯合印發《仙桃市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試行)》,兩年試行期內成效顯著;2024年12月,正式出臺《仙桃市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
“群眾舉報是穿透監管盲區的利劍,能讓隱蔽違法行為無處遁形;舉報獎勵機制是激活全民共治的密鑰,既鼓勵公眾化身‘環境哨兵’參與監督,又倒逼企業嚴守生態環保底線。”該負責人表示,本案從立案到處罰僅用時2個月,執法效率大幅提升。
鮮活案例彰顯共治力量
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仙桃市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自2022年試行、2024年正式實施以來,已完成4起舉報獎勵發放,累計發放獎金3200元,涉及陳某、陳某宇無證收購危險廢物案,某水產品公司違反“環評制度”案等典型案例。
“獎勵辦法試行期間,案例的示范效應十分顯著,公眾參與環境監督的積極性持續提升,環境違法行為得到有效打擊,區域生態環境質量也隨之持續改善。”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一條條來自群眾的舉報線索,正成為環境治理的“瞭望哨”。2023年2月,市生態環境局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在通海口鎮無證收集廢鉛酸電池。執法人員依據線索迅速出動,第一時間鎖定目標車輛。經查,陳某某、張某某在陳場鎮、通海口鎮多家電動車銷售店收購廢鉛酸電池,但二人未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屬于違法經營。核實情況后,市生態環境局依法對二人作出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并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二人實施行政拘留;同時,依據《仙桃市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試行)》,給予舉報人1600元獎勵。
獎勵機制讓群眾從環境治理的“旁觀者”轉變為“監督員”,他們的眼睛如同“移動的監控探頭”,推動環境問題被精準鎖定、快速查處。
讓舉報“落地有聲”
日常生活中,異味擾民、工地揚塵、廢氣排放、噪聲污染等問題,常給市民生活帶來困擾。不少市民關心:哪些環境違法舉報可獲獎勵?舉報途徑有哪些?多人舉報同一違法行為如何分配獎勵?獎金又該如何領取?
依據《仙桃市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舉報范圍涵蓋3類共17種情形,按違法行為的危害程度和后果嚴重性,分為重大舉報事項、較大舉報事項和一般舉報事項;舉報人可通過電話、網絡、來信來訪等多種方式提交舉報信息。獎勵標準分為三等,待舉報內容查證屬實后,舉報人可獲得400元至4萬元不等的獎勵。
在獎勵分配規則上,同一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若有多人分別舉報,獎勵最先舉報者;若多人同時舉報,獎勵貢獻等級最高的舉報者;多人聯名舉報的,按“一案一獎”原則,由舉報人共同指定一名聯絡人對接領獎事宜,獎金由舉報人自行協商分配。
獎金發放以方便舉報人為核心原則,舉報人可選擇線上或線下方式領取,生態環境部門會通過電子支付、發放生活消費票券等便捷形式發放獎金;除物質獎勵外,還會對舉報人實施通報表揚、發放榮譽證書、授予榮譽稱號等精神激勵。
“該《辦法》包含總則、舉報獎勵的條件和范圍、獎勵標準、獎勵實施、監督管理、附則等6章26條,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為5年。”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暢通舉報渠道、深化部門協作、完善激勵機制,真正讓群眾舉報“落地有聲”,為守護區域生態環境筑牢“全民防線”。
從試行到正式實施,我市生態環境違法舉報獎勵機制不僅激活了公眾參與環境治理的熱情,更補齊了監管短板。未來,隨著機制不斷完善,將有更多市民化身“環境衛士”,共同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為建設美麗仙桃注入更強合力。(仙桃周刊融媒體記者 許雅亭)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